时间:2018-1-17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
———————

书画易朽,制糊可逆,

翻揭画心,千年可存。

绢和纸这类东西,

是极不好保存的。

家中珍藏的老人的旧书、信纸,

大多都已经泛黄。

而那些埋藏在地底的纸类物品,

更是腐朽不堪了,

常常一捏就碎。

▲古纸

然而我们今天依然有幸在博物馆

看到距今千年的唐宋绘画,

看着这些画作依然如新,

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一番:

这古画千年不朽的秘密,

究竟为哪般?

这,

还是让我们从

喜气洋洋的春节开始说起。

▲春联红纸

春节年年有,

对联户户新。

每逢过年的时候,

家家户户都张贴着喜庆吉祥的对联,

洋溢着团圆,祈福着来年。

而这一张张春联的背后,

却是一个小小的不起眼的

“小东西”的默默支撑。

▲浆糊

用淀粉和面粉,

加上开水不断搅拌,

或者

把淀粉和面粉加些水,

放在锅里小火加热。

(一定记得要一边加热一边搅拌哦~)

都可以使它们变成糊状。

而达到一定的黏稠度后,

这个最简易版本的“小东西”,

就完成了。

如果说,对联年年“换新装”,

人们对于对联的保存时间要求不高,

但是回归到书画,

它们仍然能保留至今,

这个

“小东西”——浆糊

功不可没

▲浆糊

“三分画,七分裱。”

明人周嘉胄《装潢志》

在“用糊”一节强调:

装裱与浆糊的关系,就如同墨与胶的关系,

墨因为胶而成型,装裱因为浆糊而成就。

“裱之于糊,犹墨之于胶,

墨以胶成,裱以糊就,”

“糊用佳,则卷舒温适”

只有浆糊用的好了,

书画才能卷曲舒适,

装裱的温度才能刚刚合适。

因此,装裱书画,

不仅要善于用糊,

而且要善于制糊,

养糊和调糊。

▲唐·颜真卿《祭侄文稿》

或许你不也会想到,

正是因为我国书画装裱早在唐代,

就对使用浆糊有了较明确的技术规范,

故宫镇馆之宝——

颜真卿的《祭侄文稿》才能存留至今。

你可别以为,用于书画装裱的浆糊,

就是你随便做来糊对联的浆糊,

这你可就大错特错了,

小小浆糊,大大玄机。

▲装裱工作室

初唐绘画理论家张彦远

在《历代名画记·论装禙裱轴》一章中

就有当时先进的制作浆糊的方法:

“凡煮糊,必去筋,

稀缓得所,搅之不停,自然调熟”

即,

熬煮浆糊必须去“筋”,

稀释有度,不停搅拌,

让它慢慢调和。

▲刷浆糊

这乍一听,没有什么稀奇嘛,

但是别忘了其中的关键词“去筋”。

所谓“去筋”,

就是先和面揉面,

再放于水中,揉搓成浆,

先用纱布过滤,再用明矾沉淀,

沉淀后的浓浆经过暴晒,成粉。

“去筋”工作才算完成。

▲检查画心

听起来这也没有什么难度,

就是经过一番沉淀淘洗嘛。

别着急,你且听张彦远慢慢说:

“余往往入少细研薰陆香末,

出自拙意,

永去蠹而牢固,

古人未之思也。”

这就是说,

张彦远在前人基础上

还往里面加了别的东西。

这“薰陆香末”,

应是一种香料,

制糊加入乳香、花椒,

不但防蛀,

还可起防霉之效。

▲修复古画

而史料中所载,

染纸加入黄檗树汁、雌黄,

画橱内存放麝香或木瓜等,

都可以防蛀。

制糊时,有时也会加矾,

这并非为了防腐,

而是为了可防止退色

以及固定书画的墨色;

也可以可避免镶缝开绽。

▲砑光(用鹅卵石磨光背部)

以上,

这就是书画所用的浆糊的奥秘了。

小小浆糊,

制作看似简单,

只需要几种原料的配比就可以完成。

但,我们往往忽略的,

就是浆糊配比的小配料。

工艺,

源于生活的点滴积累,

更源于用心之人的分寸把握。

▲装裱

有的人学习装裱好多年,

还调配不好浆糊。

制糊要十分注意火候和稠稀度,

如果冲得过稠和过熟,

浆性太大,影响使用;

如果冲得偏生偏稀,

粘性不足,又容易发酵。

加矾的时候也要注意,

如果用矾过多,

就会使裱件矾化,

增加了裱件的脆硬度,

不仅日后揭裱困难,

也对书画的长期传世极为不利。

不仅如此,

刚做好的浆糊啊,

也是不能立马使用的。

因粘性太大,会影响装裱质量,

需要在清水中浸泡几天后,再调配使用。

▲浆糊

我国古人,食于天,用于天。深谙万物生长的道法宗缘。

浆糊,源于天然,而忠于自然。

大米小麦,是浆糊的主要原料,

精心熬煮,浆糊亦可食用。

纸绢,源于麻竹纤维的染织,

食草动物,亦可以吃纸绢。

▲揭裱

一份天然材料的遇见,

使得浆糊,作为一种可逆的材料,

保护了古画千余年。

必要时将古画翻揭,

不伤及内里,

重新装裱以新的背衬,

给予古画以新的保护,

于是古画恍若新生,

坚韧如新。

在欣赏书画的时候,

我们往往惊叹于书画本身的美,

而总是忘记在这些精美的书画背后

还有着浆糊的默默承载。

小小浆糊,

虽然不能被我们一眼看到,

却不能不被我们记得。

因为有它,

时光都有了生命。

霁凡

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白癜风治疗与护理
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权威
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xinxiaowei.com/mgst/9598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